Ecplaza外贸B2B推广 | 外贸网站推广 | 外贸整合营销 | 外贸网站建设 | 网站优化

文章详细页

主页 >> 文章详细页

我国珠宝类(HS:71)加工贸易出口省份排行及出口市场分析

点击数:3625    发布时间:2012/9/19 11:55:31

  一、全球珠宝需求倍增,我进料加工上涨5倍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专稿]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奢侈品消费需求快速上升,世界各地珠宝商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带动了内地珠宝行业的发展以及对珠宝首饰的需求。 

    面对去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考验,中国内地珠宝零售市场却一枝独秀,各类金银珠宝需求量名列世界前茅。  

    据悉,去年中国黄金产量首次突破300吨,达到313.98吨,同比增长11.34%,再创历史新高,并连续三年为全球第一产金大国。中国去年更是全球唯一的金饰销售增长国,金饰用金量同比增长6%。钻石方面,去年中国也超越日本,排行全球第二位,销售额达300亿元人民币。中国目前还是全球最大的铂金首饰消费国、最大的玉石加工及消费国和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场,淡水珍珠产量超过全世界九成以上。 

    根据权威统计数据,2011年1-6月,我国珠宝类(HS:71)商品共签订加工出口合同金额16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8.72%。我国珠宝类加工贸易出口以来料加工为主,同期来料加工出口合同金额8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87%。进料加工上涨迅猛。同期进料加工出口合同金额78.54亿美元,同比增长563.33%。 上涨超过5倍。

    图1  2011年1-6月珠宝类(HS:71)加工贸易出口合同总额情况  

    二、海外需求同比倍增,但环比增长动力不足

    图2 2011年1-6月珠宝类(HS:71)加工贸易出口合同金额情况  

    

    从2011年1-6月的数据图表走势来看,同比上涨趋势明显,各月均增长1倍至3倍。说明今年海外珠宝行业的需求增长迅猛,远大于去年。但从上面的数据图上不难看出,环比正负交替增长,锯齿状结构,显现出饥一顿饱一顿态势,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上半年数据显示,5月出口合同额为46.13亿美元,达到最高值,当月比前一个月上升了136.46%。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45%。  

    三、广东为国际珠宝产业基地   占全国8成份额

    在主要珠宝加工省份中,2011年1-6月,珠宝类(HS:71)加工贸易出口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8个,其中,排名第一位的是广东省,出口合同金额为140.96亿美元,占全国加工出口合同总额的86.41%。同比增长268.35%。其次,四川省由去年的第8位跃居到第2位,其出口合同金额为7.65亿美元,同比增长464.62%。排名3-7位的省份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北京市、江苏省。出口合同额分别为3.50亿美元、2.50 亿美元、1.92 亿美元、1.68 亿美元、1.41 亿美元、1.18 亿美元。  

    图3  2011年1-6月珠宝类(HS:71)加工贸易出口合同金额各省市情况   

    

    香港是世界珠宝贸易中心,有众多国际级的知名品牌。据了解,目前香港珠宝70%在广东生产、加工。

    从图表上突出显示了广东已经成为承接国际珠宝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加工贸易量占全国的86.41%。目前,广东省涵盖了珠宝首饰设备制造、钻石打磨、铂金、黄金、珠宝镶嵌首饰、K金首饰、足金首饰、银首饰和贵金属工艺品制造及珠宝钟表制造等领域,基本上形成了产品种类档次齐全、技术全面的产业集聚,目前已形成4个基地,充分说明珠宝首饰出口国际的竞争力很强。  

    四、中国香港、美国成珠宝类加工主要出口市场  

    图4 2011年1-6月珠宝类(HS:71)加工贸易出口消费国合同额情况   

    

    2011年1-6月份,与我国签订了珠宝类(HS:71)加工出口合同的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与中国香港签订的金银珠宝加工出口合同金额排在第一位,为64.47亿美元,同比增长605.46%;香港是世界珠宝贸易中心,她将进口的珠宝商品二次出口到欧洲、北美、中东、日本等地。其次,我国与美国签订的金银珠宝加工合同金额排在第二位,为5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5.59%;与新加坡签订的金银珠宝加工合同金额排在第三位,为3.93亿美元,11月份同比增长了1461.66%。从图表的趋势上看,内地与香港,中国与美国的加工出口合同一直保持着波浪式高速增长。在3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香港和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而新加坡则是持续稳步增长趋势。  

    五、来料加工的简单模式,导致附加值低下  

    2011年1-6月,珠宝类(HS:71)加工出口合同的附加值比率为6.4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74%。  

    图5  2010-2011年上半年珠宝类(HS:71)加工贸易出口合同附加值对比  

    

    从数据图表中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珠宝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加工数量和金额也成倍增加,但附加值却持续不断的负增长。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营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以为国际珠宝商做来料加工,赚取加工费用为主。在世界高级珠宝的阵营中,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更是极为鲜见。

    值得留意的是,包括港资珠宝企业在内,他们均面临知名度不高和核心竞争力不强、设计上有待深化、设计人才存在不足等诸多问题。中国当前有几千个珠宝品牌,仍缺乏有全国影响力和领导性的品牌,正是由于中国珠宝业品牌核心影响力不强,导致其议价能力弱。当前,包括港资珠宝企业在内,中国大多数珠宝企业仍主要是以重量来论价格,产品设计欠缺时尚感,从而导致附加值低。如何将“产品创新+文化附加值”更好的结合起来,这对我国珠宝业仍是一大挑战。

    我国珠宝产业正向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聚集发展,要实现区域珠宝产业集群,打造建立区域品牌是必然的选择。面对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国家珠宝业的权威人士呼吁:在继续开发国际珠宝首饰市场的同时,要创建自主品牌,逐渐参与拓展广阔的国内珠宝消费市场,转型内销,自主发展是未来的必经之路。

返回顶部